本文目录
(第一期中国远征军司令罗卓英)
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副手杜聿明(一度代理司令长官)也是这么想的,那为什么说英国人口是心非呢?这与二战全局是有关联的,1942年5月正是北非德军高歌猛进的时间段,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揍的利比亚英军丢盔弃甲,6月间攻陷托布鲁克让英国首相丘吉尔急得快哭了(此战后隆美尔封帅),为了守住埃及保卫印度,英军将中远东的所有精锐尤其是空中力量大部调往北非前线。
而不那么重要的缅甸已被英国军政高层事实上所放弃,可恶的是,英国人却没有明说。恰恰是这一时期,中国远征军应英军之邀踏出国门驰援缅甸,杜聿明率部征战是为了保卫滇缅公路这个抗战输血管,而狡猾的英国人却把中国远征军当成了撤往印度的阻击和殿后部队,嘴里一次次答应所谓的联合“会战计划”,脚下却一刻不停的跑路。
(缅甸方面军首任司令河边正三)
于是同古会战黄了,平版纳会战黄了,密支那会战黄了,10多万中英联军被不足10万鬼子追着满世界逃跑,英国人撤往印度,远征军退回国内,期间由于归路被截断不得不钻进野人山,进而损失惨重(杜聿明只剩下4万多人)。
1942年5月侵入缅甸的日寇第15军,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,第一期投入作战的是第55师团和第33师团,戴安澜将军第200师在同古抗击的就是这两个师团,一对一的话,装备精良第200师根本不鸟日本人,毙伤了5000多鬼子。问题是“猪队友”太不给力,当日军第二期的第18和第56师团到达后,海鸥将军双拳难敌四手只能撤退。
(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)
日本人就是用这四个师团把中国和英国军队完全撵出了缅甸,在追击中还顺势占领了怒江以西的云南领土,即我们常提到的滇西地区。为了防止中英军队反攻,日军大本营不断增加在缅兵力,从仅有的一个第15军扩编为“缅甸方面军”,首任方面军司令官就是“卢沟桥事变”时的日军旅团长河边正三,其时已晋升中将。
1943年3月17日缅甸方面军编成时,下辖两个军七个师团,即樱井省三中将的第28军和本多政才中将的第33军,师团番号是第18师团、第31师团、第33师团、第49师团、第53师团、第54师团和第55师团,总兵力超过20万人,而第15军已被调往泰国。
(战犯木村兵太郎)
其中第28军负责中、下缅甸的防御,辖第54、第55两个师团;第33军辖第18师团、第49师团和第53师团,负责上缅甸(缅北滇西)的防御,其它两个师团由方面军直辖。1943年10月起,中国远征军“驻印军”(新一军为主体)和英军自印度向缅北反攻,而滇西方向的第二期中国远征军也在秣马厉兵,日军大本营开始向缅甸继续增兵,并调整了作战序列。
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更换为木村兵太郎中将,所属的第33军两个师团(第18、第56师团)置于中缅边界及滇西方向,负责应对第二期中国远征军可能的反攻;第15军所属四个师团(第15、第31、第33、第53师团)置于缅北方向,抵抗驻印军和英军的反攻。第28军所属的两个师团(第54、第55师团)负责缅南沿海地带,防止英军可能的海上登陆,方面军直辖第2师团和第49师团作为预备队。
(第二期中国远征军司令卫立煌)
此时的缅甸方面军已经成为“南方军”兵力最大的一支部队,拥有十个师团、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共约30万人马。因此面对中英联军的反攻,自恃兵力雄厚的日本人异想天开采取了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之战术,试图以有力部队直取印度。
缅甸方面军以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指挥三个师团(第15、第31、第33)约85000人发起了进攻印度的“英帕尔战役”,为了弥补第15军主力的防区空缺,将方面军预备队第2师团派往下缅甸增援。
(牟田口廉也)
因此,中国远征军之驻印军(X部队)和滇西第二期远征军部队(Y部队)实际面对的日军是四个师团,即滇西方向的第56师团、中缅边界的第18师团、缅北的第53师团和增援而来的第2师团,总兵力约10万人。
从1943年10月到1945年3月期间,两支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49000余人,收复滇西所有国土,同时解放缅北城镇50余座,自身也付出了约60000人的伤亡(滇西部队伤亡较大),最终在中缅边界的畹町胜利会师。
(日军在缅甸)
"
前三名
1.中国(大陆):种植面积871.5万亩,总产144万吨,每亩单产333斤,主要分布在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海南等地。
2.印度:种植面积84万亩,总产42.9万吨,每亩单产1013斤,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、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。
3.越南:种植面积45万亩,总产5万吨,每亩单产 266斤,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。
北回归线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,只是在北纬23.5度正负一度的范围内变化。在1976年第十六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,决定将2000年的回归线位置定为23度26分21.448秒。 北回归线通过的国家和地区有:中国、台湾地区、缅甸、印度、孟加拉、阿曼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、沙特阿拉伯、埃及、利比亚、阿尔及利亚、西撒哈拉、巴哈马、墨西哥等。 我国的广西梧州,广东汕头,台湾嘉义在北回归线上.还有广州从化有一北回归线标记塔.